字牌:介紹,起源,特徵,牌面,顏色,玩法,基本術語,句,胡,吃,碰,煨,煨舊,跑,

字牌又稱為“橋字牌”,是一種長條形紙牌類(長牌)的棋牌遊戲,類似於古代的“葉子戲”,橋字牌發源於四川樂山五通。現在字牌在很多地方傳開了,像在廣西和四川很受歡迎,“湖南字牌”是中華民族古老遊戲,亦稱“扯二七十”、“棍棍”、“大貳”,在廣西地區被叫做“八一字牌”或“大字牌”,在湖南某些地區也叫“跑鬍子”,它的玩法與麻將類似,雖然比麻將更加便捷,但是字牌玩法多變,看似簡單,實則其複雜性遠遠甚於麻將。 湖南字牌共八十張牌,6胡開胡,按小胡、中胡、大胡、特大胡計番,算胡簡單而打法技巧性很強,字牌在廣西的玩法則更簡單。
基本介紹
中文名:字牌外文名:word plate廠名:精品字牌標識作用:傳遞信息地區:廣西
介紹,起源,特徵,牌面,顏色,玩法,基本術語,句,胡,吃,碰,煨,煨舊,跑,提,跑雙,規則,數信與開舵,順 子,打牌規則,字牌6胡倒,麻將術語,相關信息,五通橋,桂林字牌大賽,
介紹字牌又稱為“橋字牌”,是一種古老的棋牌遊戲,發源於四川樂山五通,在廣西、四川和湖南地區很受歡迎。在廣西地區被叫做“字牌”或“大字牌”和“八一字牌”,湖南叫“跑鬍子”,可玩的人基本都集中在桂林地區,所以也叫作“桂林字牌”,它的玩法與麻將類似,但比麻將更加簡捷方便,變化多樣。國際上的字牌起源其實橋字牌的發明,同五通橋的鹽業發展密切相關。字牌五通橋鹽業歷史源遠流長。據史書記載,鑿井製鹽始於秦,歷唐、宋而逐步開發。清代中葉,江浙、湖廣、陝西等地富豪、商賈紛紛來到五通橋投資開發鹽業,由鹽業的發展而帶動商貿經濟的大繁榮。字牌鹹信在清朝中葉出現在四川樂山五通橋區,是流傳於鹽工的賭博,最早以竹籤作牌。產品的字型很特別,稱為橋字牌。民國期間,字牌在湖南就相當流行,名堂(番種)有姊妹花、節節高、全大、全小等,據說該省以善於打跑符著稱的是衡陽人。在黔陽縣,喪家會打字牌守夜,有“居喪不哀”、“弔者大悅”之說。字牌也出現於在該省民歌,如“四月蕎麥花開,四個姑娘打字牌,碰噴嘖、碰噴噴...”。據易君左所言,毛澤東也嗜好打字牌,而且很精通。1945年左右,雲南昆明士人階層多喜打字牌,加出許多名堂,如鴛鴦配、巧連環、喜相逢等。當地人羅耀春還編印一本《字牌初階》,創新風尚。當時雲南有一句諺語“世上三樣閒:吃酒、沽錢、打字牌。”描述有閒階級以打字牌為消遣。廣西壯族也常玩此戲,又叫作大字牌。對日抗戰期間,廣西士兵晚上常打字牌作為賭博。字牌是一種古老的遊戲,在廣西和四川地區很受歡迎,在民間很流行,網路版的字牌遊戲也在老K遊戲平台上推出了。特徵牌面字牌的牌面都是中國漢字的數字,由如下幾種牌組成:教老外玩字牌小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各四張;大寫“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各四張;顏色字牌的顏色分紅黑兩種,“二”、“七”、“十”和“貳”、“柒”、“拾”為紅色,其餘為黑色.玩法字牌的玩法各地都有不同,主要有:碰鬍子,跑鬍子,六胡搶,煨鬍子等等。基本術語玩法不同,規則也就不同。但也有些術語是一致的。句又稱方。三張牌或四張牌為一句。字牌三張牌要成句只有兩種情況:1.順子。三張牌不僅要相連成序,且必須大小一致,如一二三,肆伍陸。另外還有特殊的順子,二七十,一五十。這兩個也得大小一致。二七十一般可以成句,一五十有些玩法則不可以成句。2.三張。三張牌數字一樣,可以大小不同。如二二二,三叄叄。四張牌要成句則只有一種情況,即四張。四張牌必須大小、數字都一樣。如三三三三,伍伍伍伍。胡你手上所有的牌都成句了,或者在規則允許的情況下跑雙,則該局牌結束,你贏。注意:有些玩法需要滿足一定的息數才能胡。吃吃牌,即普通的成句牌。可以吃別人打的,或者牌堆里摸的。碰碰牌,即自己手上有兩張大小數字一樣的牌時,別人再打一張或摸一張這樣的牌,則可碰。字牌由數字組成如桌面上出現小“二”,你手上有“二二”,則可以碰。煨煨牌,也稱掃。與碰類似,也要三張大小數字一樣的牌才能構成。但是第三張牌必須是自己摸的。如你手上有“二二”,你又摸一張“二”,則必須煨。煨牌不讓別人看,蓋在桌面上。煨舊也稱掃舊。即之前有碰的機會時,你沒有碰,結果自己摸牌煨同樣的牌。傳統字牌與現代字牌如你手上有“二二”,別人摸或者打一張“二”時,你沒有碰,結果後面你又摸一張“二”,則必須煨舊。煨舊的牌必須讓大家看到。跑跑,即你手上有三張大小數字一樣的牌,或者你煨了,別人再打一張或者摸一張同樣的牌,則必須跑,把你的牌放在桌面上。如, 你手上有“二二二”或者煨了“二二二”,別人再打一張或者摸一張“二”,你則必須跑。把你的三張牌擺出來構成四張。提與跑同,但第四張牌是自己摸的。跑雙跑或提的時候,所有牌都成句,只有兩張牌不成句,但是這兩張牌大小數字一樣,則跑雙胡牌。如你手上有“二二二”“三三”,其他都成句。則此時若有人摸到“二”,且你前面沒人胡牌,則你可以跑,再胡牌。規則數信與開舵首盤由四人倒牌,根據底牌大小決定誰是莊家,莊家的對家“數信”,為閒家。“數信”者不打牌,僅作陪,當有人胡牌了以後,“數信”的閒家可以將桌面上剩餘的、未用過牌的第一張翻開,如這張牌和胡牌人的牌有相同的,就按約定的比例“數信”人一份,如果是有2張相同的,就2份,最多3份;以後誰胡牌誰就是莊家,對家“數信”。 三張同牌:起手摸上來的三張同牌稱坎;起手兩張,別家打出一張相同牌叫碰;起手有兩張,再自摸一張相同牌叫“掃”。碰亮“掃”不亮。掃、過掃、 掃穿、開舵當手上2張同牌,摸到第3張,叫做“掃”(掃牌不亮); 當別人打出一張,自己又不碰的,但後面有摸上同樣的第3張,這時候也要“掃”,但這個不同於一般的“掃”牌,叫“過掃”(過掃亮1張,蓋2張)無論誰打第4張牌或者摸出第4張牌,“掃”的牌必須得“開舵”,4張牌全亮(自己胡牌的話就可以不“開舵”);如果是自己摸到第4張牌,“掃”就變成了“掃穿”, 4張全蓋在桌面上(即使是自己要胡,都不給,除非是“掃穿”來胡)。 碰的“開舵”:第4張牌如果是摸出來的牌,且桌面上有同樣的3個,就“開舵”。但桌面上碰的牌不能“開舵”任何人手中打出的現代字牌
順 子比較好理解,如一二三、陸柒捌等順連的牌就是順子,只有小字和小字,大字和大字才能構成順子。吃牌全亮。單釣:開舵或掃穿之後可能出現的一種牌型,俗稱釣字,同麻將的“單釣”。 如果自己的牌全部由以上幾種牌型組成,則和牌,和牌能和摸出來的牌,也能和任何人打出的牌。 下比、掃、掃穿、開舵是強制動作,不存在選擇放棄的問題。 注意:如果是起手上來的牌有“掃穿”的現象,不必要放在桌面上;如果起手上來有2個“掃穿”的牌,那么2個“掃穿”的牌就一定要放在桌面上(全蓋住)打牌規則二人抓滿20張牌,僅莊家抓滿21張牌,最後一張牌亮出,稱擋底; 莊家先打出第一張牌,下家可吃可碰,上家可碰不能吃,吃碰後均打出一張牌,打出的牌放於牌桌本人右手邊,吃碰之牌放於牌桌本人正門(地下),不管是否吃碰,除首次所抓20張牌(莊家為21張牌)外,均不得將所摸之牌放入手中。如所摸之牌不是自己所需之牌,則亦不能放入手中,只能放在本人右邊。 下比:吃牌時,如果你手上有吃的牌組成的可以算吃的牌,必須一起扔出來,比如你“2,3”吃了上家的“1”(組成1,2,3),而你手上剩下的牌中還有一個“1”,並且這個1隻要可以和你手中的牌組成可吃的牌型,無論是1,1,壹或者1,壹,壹還是,1,2,3 ,你都必須將手上剩下的1,1,壹; 1,壹,壹或者1,2,3一起扔出來。有比的情況下不比,吃的過程整體取消。臭牌(也稱為“過張”):如某家(包括自己家)打出一張牌,本人想吃而未吃,則這張牌就成了你的臭牌,第二次他家再打出同張牌時,本人不得再吃。任何人也不能吃自己曾經打出過的牌,不管這張牌後來有人打出還是自己摸到都不能吃,只能胡。 起手摸到手上的成坎(三張相同牌)的牌不能拆開作其它牌型,也不能打出去,只能等“開舵”和“掃穿”。 組牌優先順序為 掃穿或掃>>和牌>>開舵或碰>>吃,可胡任何人手中打出的牌。摸上來的和牌兩家給錢;如果是放炮,就要負擔2個人的錢。 先摸後打。任何吃碰等動作後都要打牌,字牌6胡倒4人抓滿14張牌,僅莊家抓滿15張牌,最後的一張牌亮出,稱之擋底; 莊家先打出第1張牌,下家能吃可碰,上家能碰不能吃,吃碰後均打出1張牌,打出的牌放在牌桌本人右手邊,吃碰之牌放在牌桌本人正門(地下),不管是否吃碰,除首次所抓二十張牌(莊家為二歲一張牌)外,均不得將所摸之牌放入手裡。如所摸之牌不是自己所需的牌,則亦不能放入手裡,只能放在本人的右邊。下比:吃牌時,如果你手上有吃的牌組成、可以算吃的牌,必須1起扔出來,例如你“2,3”吃上家的“1”(組成1,2,3),而你手上剩下牌中還有一個“1”,並且這個一隻要可以和你手中的牌組成可吃的牌型,無論是1,1,壹或1,壹,壹還是,1,2,3 ,都必須將手上剩下的1,1,壹; 1,壹,壹或者1,2,3一起扔出來。有比情況下不比,吃過程整體取消。重舵(即跑兩次或提兩次及以上,除外)掃穿(四張): 大字12胡 小字9胡開舵/開昭(四張): 大字9胡 小字6胡掃(三張): 大字6胡 小字3胡碰(三張): 大字3胡 小字1胡貳 柒 拾 : 6胡二 七 十 : 3胡壹 貳 叄 : 6胡
一 二 三 : 3胡起手摸到手上的三張:大字6胡 小字3胡起手摸到手上的四張:大字12胡 小字9胡家可從桌面剩餘牌中摸一張,稱“翻信/省”。手中有幾張同樣的牌就加幾舵二七十: 即“二七十”或“貳柒拾”構成的一組牌。也必須是小字和小字,大字和大字才能搭配。一二三: 是一組特殊的順子牌型。大小三搭: 俗稱搭子,是兩張大字與一張小字(如捌捌八)或兩張小字與一張大字(如十十拾)組成的牌型。麻將術語基本術語及一般規定:一、輪行牌一周為一輪。二、盤每次起牌到和牌子或荒牌為一盤。三、圈四人各坐一次莊為一圈。四、局每打完四圈或達到規定時間為一局。五、圈風每局比賽圈數的標誌。第一圈為東風圈,第二圈為南風圈,第三圈為西風圈,第四圈為北風圈。六、門風打牌者每盤座位的標誌。莊家為東風,下家為南風,對家為西風,上家為北風。七、定位打牌者按抽籤號碼確定的桌號及方位。八、莊家、旁家門風東者為莊家,其餘均為旁家。無論是否和牌,莊家不連莊。九、輪轉打牌者在比賽過程中按競賽規程的規定進行位置調換。十、手牌擺在自己門前的牌為手牌,標準數為13張。行牌過程中包括擺亮在門前的順子、刻子、槓;開槓多出的牌補花不計算在3張標準牌數內。十一、將牌按基本牌型和牌時必須具備的單獨組合的對子。十二、順子3張同花色序數相連的牌。十三、刻子3張相同的牌。碰出的為明刻,抓在手中的暗刻。十四、對子兩張相同的牌。十五、字牌指風牌和箭牌,風牌為東、南、西、北。箭牌為中、發、白。十六、么九牌序牌中的一、九及字牌。十七、吃牌指上家打出牌後,報“吃”者把自己的兩張牌取出加在一起組成順子,並且按規定將此副牌擺亮在立牌前。十八、碰牌指任一家打出牌後,報“碰”者把自己的對子取出,加在一起組成一副刻子,並且按規定將此副牌擺亮在立牌前。十九、槓報開槓的4張相同的牌。二十、補花抓到花牌後,明放在立牌前,並從牌牆最後補一張牌。二十一、聽牌只差所需要的一張牌即能和牌的狀態。二十二、和牌符合規定的牌型條件,達到或超過起和分標準並報和牌的行為。二十三、自摸和自己抓進成和的牌,並報和牌。二十四、點和
和他人打出的牌。二十五、報牌行牌者宣布吃牌、碰牌、開槓、補花或和牌。二十六、番種是具有一定分值的各種牌張組合的形式或和牌方式的稱謂。二十七、罰張被判定受處罰的牌。二十八、單放自摸成和牌的那一張牌,不可隨意插入手牌之中,應單獨擺放,以便核查。二十九、多張、少張和牌前,手牌數多於或少於規定的數量。三十、荒牌每盤抓完第144張牌,打出後仍無人和牌。三十一、詐和不符合《規則》規定條件而宣布和牌。三十二、牌牆、牌城四人各自在門前碼成18墩牌,即稱牌牆。四道牌牆左右相接稱牌城。三十三、牌池即四道牆圍起的區域。三十四、比賽分用於體現競賽成績的衡量單位。比賽過程中,以下術語均以比賽分計算。(一) 基礎比賽分:每局開始前運動員所具有的基礎分數並體現為所配備記分卡的分值的總和。標準為500分。記分卡的數量為:100分1枚、50分數4枚、10分10枚、8分10枚、1分20枚。(二) 起和分:和牌必須達到的最低分數(8分)。花牌分不計在起和分內。(三) 基本分:和牌後,各個番種分數的總和。(四) 罰分:因運動員違反《規則》而被判罰減去的分數。(五) 底分:未和牌方必須向和牌方所付的分數,分值為8分。(六) 盤分:運動員在每盤比賽中所得失的比賽分。(七) 局分:一局比賽結束時,各盤比賽分及基礎比賽分的總和。相關信息五通橋五通橋是個水陸碼頭,當時運進煤炭、運出鹽巴完全靠船隻,每天都有數以百噸計的鹽、煤下河上岸,茫溪河上船隻來回穿梭,岸邊碼頭工人搬個不停,顯現出一派興旺景象。鹽商和攬頭為便於與碼頭工人結算搬運費,實行每抬一包鹽或一筐煤,發一塊標有數字的竹製牌子,碼頭工人就憑牌子到指定地點領取搬運費的計算方式,牌子越多,獲取的報酬也越多。閒暇時,碼頭工人拿著領到的竹牌玩數字遊戲,從中尋樂,從而萌發了最早的字牌活動。當時,一些富人的太太們閒得無聊,看到碼頭工人的這種遊戲好玩,也跟著玩起了竹牌。只是這種牌玩起來厚重而不方便,加之最初的數字比較單一,變化簡單顯得有此乏味。後來,有人在牌樣和數字上作了改進,採用硬殼紙剪裁替代竹牌,數字上由原來的一至十,每字4張,共40張改為紅黑兩色,紅色為大寫壹至拾,黑色為小寫出至一至十,每字各4張,共80張,以後又在牌樣上不斷美化製作,精心裱糊。橋字牌產生至今已有百餘年了。在清代叫字牌,稱之“橋字牌”是在民國時期。那時還分“葷打”和“素打”兩種打法,級別計算類似數番。素打是指起牌後手中無數,無坎逗。葷打必須逗夠10和才能和牌,有吃漂、大和、坤大(即房房數)、上台等規矩,後又增加了瞟10和、瞟中、瞟大等規則。桂林字牌大賽桂林字牌大賽是桂林市人民政府為了豐富桂林廣大民眾的娛樂生活,加強桂林本土娛樂文化風尚,引導民眾文明打牌、健康娛樂決定舉辦的全民大獎賽!桂林首屆字牌大賽
桂林首屆字牌大賽已於2012年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