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公司看利润表,更要看怎么赚钱! 在股票市场中选股时,人们常常把焦点放在利润表上,因为那些数字直观地反映了企业的盈利状况。然而,仅仅关注利润表表面的数字是...

📅 2025-09-13 10:56:41 ✍️ admin 👁️ 1061 ❤️ 484
研究公司看利润表,更要看怎么赚钱! 在股票市场中选股时,人们常常把焦点放在利润表上,因为那些数字直观地反映了企业的盈利状况。然而,仅仅关注利润表表面的数字是...

来源:雪球App,作者: 无所乐誉,(https://xueqiu.com/8727578648/339648693)

在股票市场中选股时,人们常常把焦点放在利润表上,因为那些数字直观地反映了企业的盈利状况。然而,仅仅关注利润表表面的数字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要看企业是如何赚钱的,也就是它的商业模式是否有能力持续不断地产生利润。为了深入探究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五个核心问题入手来剖析公司的生意模式。多数人看企业利润表,只盯着赚了多少钱、毛利率高低这些数字,但我认为这远远不够。企业今天赚钱,不代表明天还能赚钱,利润表背后,是企业怎么赚钱的商业模式。要真正了解企业,我认为需要关注公司怎么赚钱的核心问题。接下来,我将详细阐述这五个核心问题,每个问题都将以一个在该方面表现最为顶级的公司为例进行说明。

卖什么? 产品结构很重要。单一产品风险高,多产品虽然能分散风险,但会拉低综合毛利率。另外,研发投入不能只看花了多少钱,更要看能不能转化为实际产品,带来新收入。比如产品结构的顶级企业贵州茅台,是中国白酒行业的绝对龙头,其产品结构高度聚焦于高端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品“飞天茅台”占营收比重超过90%。茅台的稀缺性源于不可复制的酿造工艺和严苛的产能限制。生产周期长达五年(一年酿造、四年窖藏),且核心产区仅限赤水河流域15.03平方公里范围。这种地理与工艺的双重壁垒,使其毛利率长期维持在90%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茅台还通过限量供应和年份酒等策略强化稀缺性,例如2024年推出的“生肖纪念酒”溢价率高达300%。其产品结构单一但壁垒极高,形成了“越稀缺越增值”的正向循环,成为奢侈品与投资品的双重载体。卖给谁? 客户集中度很关键。我觉得过度依赖几个大客户风险极高,一旦客户流失,利润可能崩盘。客户结构同样重要:是服务愿意为品牌高价付费的人群,还是走薄利多销的路线?这决定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和增长潜力。 好市多(Costco)就是一家收门票的批发超市。好市多的玩法是进门先交会员费,普通会员年费60美元,高级会员110美元(可返现2%)。交了这笔门票,才能买它仓库里低价高质的商品。它刻意把商品毛利率压到7%(行业平均15%-25%),一箱牛奶只赚几毛钱,但靠会员费赚走全年利润的70%,它的秘诀是少而精。沃尔玛有14万种商品,好市多只选4000个爆款,每个品类仅2-3个品牌。比如牙膏只卖高露洁和佳洁士,靠大采购量压价,一瓶漱口水比市价低30%。会员觉得买一单就赚回年费,续费率冲到90%。更绝的是超市里开杂货铺,它用低价汽油引流,顺便在超市卖车(全美第二大汽车经销商)、配眼镜、开药房,甚至做旅游订票。这些跨界服务用会员卡就能打折,把超市变成生活服务站。怎么卖? 销售渠道直接影响利润。线下开店成本高,效率可能偏低;线上销售则通常反应快、成本低,利润率更高。营销投入也是关键,钱花出去能不能有效带来增长?无效营销只会白白侵蚀利润。销售渠道的顶级企业特斯拉,其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的经销商模式,采用“线上直销+线下体验店”的零中间商体系,毛利率长期保持在25%以上(2024年Q1为23.5%)。其渠道效率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成本控制,线上预订减少库存积压,线下体验店仅承担展示功能,坪效是传统4S店的3倍;二是数据驱动,通过App直接收集用户行为数据,快速迭代产品(如Autopilot功能);三是全球化布局,上海超级工厂实现“本土生产、全球交付”,物流成本降低15%。2024年,特斯拉超充网络覆盖全球90%的电动车市场,充电桩与车辆销售形成生态闭环,进一步巩固渠道优势。

怎么赚钱? 我认为主业才是根本。如果利润主要来自卖房等偶然收入,主业却亏损,这种盈利毫无持续性,健康的利润至少70%应来自主业。利润的真实性也要看现金流,净利润很高但现金为负,往往是坏兆头。主业利润的顶级企业腾讯控股,公司的主业利润占比达85%,核心收入来自社交生态(微信、QQ)与数字内容(游戏、金融科技)。其商业模式具有强网络效应,微信月活用户超13亿,小程序日均交易额突破50亿元(2024年数据),形成“社交-支付-电商”的闭环。游戏业务通过《王者荣耀》《原神》等超级IP,2024年贡献营收1800亿元,毛利率超60%。腾讯的利润真实性亦通过现金流验证,2023年经营现金流净额达1562亿元,净利润现金含量长期高于1.2。此外,投资业务(如对美团、拼多多的持股)虽规模庞大,但严格区分于主业,避免利润虚增。

赚多少? 成本结构决定利润空间,费用占比高,利润自然被挤压。随着规模扩大,我认为企业应追求单位成本下降(规模效应),否则增产不增收就是失败。 苹果公司这种“硬件搭台,服务唱戏”的生态闭环的顶级模式。其核心是卖手机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圈人。它靠iPhone、Mac等硬件吸引用户(2024年iPhone占营收52%),但真正赚钱的是后续服务:比如App Store抽成30%、Apple Music月费、iCloud云存储等,这些服务毛利率高达70%以上,远超过硬件收入。苹果的聪明之处在于捆绑体验。买了iPhone的人会自然用iMessage、iCloud,换安卓机就丢聊天记录;买了AirPods,开盖自动连iPhone。这种无缝衔接的体验让用户一旦入坑就很难离开(用户留存率超90%)。苹果还靠品牌溢价卖高价,同样芯片的手机,贴苹果标能贵3000元,但粉丝照样买单,因为从包装盒到系统动画都透着高级感。

我的经验是,利润表数字只是起点。穿透数字看清企业如何持续赚钱,才是分析的核心价值。下次看利润表,不妨从这五个问题入手。 当我们深入探究并理解了上述这些关键要素,就基本上能够全面把握一家公司的生意模式。通过对这些顶级公司的分析和对标,我们能够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圈的好公司。尽管这些顶级公司在各自领域占据优势地位,但我们并不一定要盲目地买入这些公司,而是要从中学习如何识别和评估一个优质的商业模式,从而发现那些具备类似优质商业逻辑但仍处于成长阶段、被市场低估的公司,这样我们就能在投资过程中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今日话题 #雪球星计划# #雪球星达人#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达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