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中的水文化溯源与开发

除了船,“河埠头”在绍兴也极为常见。鲁迅作品中也多次出现“河埠头”,如:“三更四点,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的河埠头”(《阿Q正传》)、“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五猖会》)……
鲁迅笔下的“河”极富南方温婉与农家风情。《祝福》关于祥林嫂的描写当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她从河边淘米回来时,忽而失了色,说刚才远远地看见一个男人在对岸徘徊”。可见祥林嫂常去的河边,河水流动平缓,河面也算不上宽阔。鲁迅小时候去看戏的皇甫庄位于贺家池一岸,而其旁有支港是贺家池的水系特色之一。
通过这些梳理,可以发现,鲁迅作品中所出现的水意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绍兴的多河港的地理特色乃至文化的再现。在鲁迅作品中出现的诸多水意象,以及由此形成的水文化,事实上都凝聚着其深沉复杂的故乡情结。
令人愉悦的故乡水文化
鲁迅的作品中有关水文化的描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一种艺术性的手法将故乡水系特色呈现在读者面前。鲁迅少年时曾寄居在孙端镇内的外婆家,即皇甫庄与相距不远的安桥头一带。皇甫庄位于贺家池的西南岸。据史料记载,绍兴在晚更新世(也称“上更新世”,是第四纪中更新世的最后阶段)早期,随古钱江上溯、拓宽,相继产生浦阳江、平水江、曹娥江,构成了古代绍兴水系。而鲁迅作品中出现的绝大部分水系描写实则属于曹娥江水系下的分支。
鲁迅关于这支水系的描绘极为有趣甚至精湛,呈现出水质纯净、清澈,以及大自然间水与人、与万物的和谐共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这支水系滋润着两岸生机勃勃的庄稼。水声潺潺,水不仅流动畅通,而且干净、清澈。若非清澈,河底生长着的水草岂能散发出清香来?水作为一切生命的源头,哺育着故乡的人们。因其绵绵不绝,日夜流淌。在鲁迅眼里,这无疑是令人心旷神怡,甚至使人无比愉悦的水系了。即便是夜里的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在弥漫着香气的清澈的河面上,水上有渔火,远方笛声悠扬,坐船划行其间,仿佛置身仙境一般。鲁迅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艺术手法,将曹娥江水系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无比地神往。
开发水文化的若干建议
绍兴水文化开发,成功的案例当属鲁迅故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年四季络绎不绝。在鲁迅故里,人们或坐乌篷船,或走进三味书屋,或参观鲁迅纪念馆,或品味绍兴的特色美食,例如黄酒、茴香豆与臭豆腐等……相较于驰名中外的鲁迅故里来说,鲁迅外婆家一带便显得分外落寞,甚至鲜为人知。但结合史料,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发现,鲁迅外婆家一带人文风情浓郁,就水文化开发这一点而言,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孙端镇内的皇甫庄与安桥头不仅都是鲁迅外婆家的所在地,更是鲁迅少年时曾生活过的地方。因地理位置偏僻,居于乡村水田间。正因为如此,其拥有着相当开阔的视野,宽广的河面连绵澄明,农家傍河而居。不仅蕴含着江南闺阁女子特有的温婉与柔弱,同时又散发着大气磅礴的巾帼气概。遗憾的是,关于这一带水文化的开发明显有些滞后与不足。甚至在皇甫庄等处,许多有价值的建筑遭到拆毁,贺家池的生态系统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略感欣慰的是,政府已开始对家池生态水系采取相关补救措施。鉴于皇甫庄水面开阔、湖港纵横的水系特点,对于该地的旅游开发,现提出下列建议以供参考:
1.“社戏”——对鲁迅作品中《社戏》的“社戏”采取情景再现法。这不仅令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也有助于绍兴戏剧文化的发扬与传播。可在小说原址的包公殿一处搭建戏台(可模仿文章中半临水半靠岸的戏台),于特定节假日或游客众多之时,邀请技艺精湛的戏曲家或相关专业人士来表演社戏,可实行进场售票制。或设有于船上听戏的体验式项目;
2.“寻找鲁迅童年的足迹”——以鲁讯童年的生活经历为纽带,开设坐船观光的旅游项目。贺家池水面开阔,除鲁迅外婆家所在的村庄外,并流经孙端镇内其余为数不少的村庄。游客坐在乌篷船上,一面感受着水面上不时吹来的四季清风,一边循着鲁迅童年时期玩耍的足迹随船缓缓流经周围的村落。在体验到鲁迅童年时期所处的自然环境之外,亦能领略到孙端镇丰富多彩的田园风光。
3.旁设特色可口的小吃街,为看戏或游玩的旅客们提供一定的餐饮便利;等等。
由于安桥头一带的房屋较为聚拢,建筑风格多颇具绍兴特色,亦有绵延的河流穿插其间,与皇甫庄比起来,水面称不上宽阔。关于此处的旅游与开发,亦提出下列建议可供参考:
1.“鲁迅童年生活文化馆”——建立鲁迅童年文化馆,陈列与鲁迅童年时相关的物品、信件、文字、照片等等。较为系统地为游客呈现出鲁迅童年真实的生活面貌;
2.“住在外婆家”——开设具有安桥头当地特色的农舍,为游客提供如到外婆家般的居住体验,同时也可推出“外婆家的菜肴”,精选当地美味可口的特色菜系,供游客品尝;
3.“体验农家生活”——可建立相应的蔬菜园、水果园,可供游客观赏四季的蔬菜瓜果以及生长形态,或亲身体验相关种植的过程,成熟的蔬菜瓜果亦可供游客亲自采摘。若条件允许,也可以圈出一块池塘专门给游客钓鱼、虾,这自然也是很好的农家体验;
4.“鲁迅外婆家文化创意馆”——可出售当地特产、文创产品、纪念品等等。
由于安桥头与皇甫庄相距较远,对长途跋涉的游客而言,走路耗费时间与体力。因此,两地之间,可建立有偿人力车或体验式的短程旅行车等陆游项目。此外,应加强鲁迅外婆家一带的交通规划,比如整改线路,增开车次等,亦可在绍兴北站、火车站、绍兴客运中心、绍兴东站以及高校所在地区等游客密集处开通直达车辆等等。
绍兴作为鲁迅的故乡,从“水重浊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的沼泽之地,变成了鱼米之乡。这离不开千百年来绍兴人民的辛勤劳作。人们通过对水的认识、洪涝疏导的管理以及对水的赞美,形成了古越绍兴厚重的水文化,反过来,水文化又促进了人们对水环境的改造、对水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对水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这既是一笔财富,也成为历史责任。
(作者单位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本
刊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神州杂志,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